自闭的人走不出被拒绝的生活?渴望工作来维持最后的尊严。 [孤独症]

时间:2023-01-30 20:48来源: 作者: 点击:
  

“社会提倡关爱弱势群体,我们酒店也想有所贡献。我们系有30个人,包括两个自闭症患者和三个聋人。他们都工作得很好。我们的员工和顾客都接受他们,这些会员的参与没有负面影响,也让顾客对酒店多了一份印象。”王力说。

肖伟的母亲说他是从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来到希尔顿的。酒店友好的环境让他成长,有这样的机会融入社会很重要。

“我的愿望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工作,来养活这个家。”肖伟说。

不像安静的李真,坐红的时候,头和身体会晃动,嘴里还会时不时发出嘶嘶声。问她问题,她只能三言两语回答。除了多动,发红还伴有多种疾病,如浅睡、胃痛、过敏和鼻炎。

刘书庆说,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去年进行的全国数据调查,8-14岁的儿童中,每59名就有一名患有自闭症。其突出表现的两个核心障碍是社会交往障碍和感知异常。目前,她接触过的大连大龄自闭症患者约有600人。

张勇同样感到沮丧。在花费了近百万元,用尽了所有现代医疗手段和康复手段后,他只能每天带着22岁的自闭症女儿上班,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“杂务”。

79岁的李源退休前是一名高级工程师。“孩子从出生就不正常,没日没夜的哭,眼睛也不看人。”

李远觉得儿子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,比如超市的排架,图书,图书馆的保洁。他希望政府能给孩子提供一些工作,按最低工资标准交保险,有出路。“自闭症儿童最终会长大。大一点的孩子没有出路,小一点的孩子没有方向。”

5岁时,李真能数到5000,能读三年级课文,但上小学时,却被拒绝入学。此后,李珍一直被关在家里。白天,当他的父母去上班时,他在卧室里自学。

虽然李真决定选择工作,主动放弃低保,但还是被辞退了。

现在26岁的刘源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理由。他每周去三天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工作的艾纳面包店。11个自闭症患者在这里做蛋糕,让爱心人士购买。他坚持了两年。虽然他一个月只能赚600块做蛋糕的收入,但重要的是有一个宽容的环境,有老师的指导,学一门技能。

在被诊断患有自闭症22年后,39岁的大连人李震仍然无法走出被拒绝的生活。被学校拒之门外,但成年后多次被社会组织推荐的工作辞退。李真郁闷又迷茫。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。

李远带着孩子去了大连的一家中医诊所,又去儿童医院和医科大学做了CT,脑电图异常,大脑发育不全。

中国精神残疾人协会及亲友会2015年发布的《中国自闭症家庭需求蓝皮书》显示,自闭症是一种终身性精神障碍,73.7%的家长认为自闭症患者就业会受到歧视;84%的家长希望子女享受低保,9.5%的家庭已经享受到这项服务;79.9%的家长希望政府解决孩子的寄养问题。

李珍住在大连的一栋红砖楼里。房子总共70多平米,他的房间8平米,堆满了杂物。他的母亲五年前去世了,他和父亲李源生活在一起。

李真32岁时得到了成年后的第一份工作。他在一家慈善商店负责接收爱心顾客的捐款,工作了16个月,直到商店关门。

2013年,被鉴定为三级精神视力残疾的李珍,每月从社区领取600元的低保,现在涨到了800元。李远说,当时民政部门查出儿子每月工资1200元,不能继续享受低保。

做蛋糕的经历让他非常满意。他以前不喜欢和人交流,现在喜欢发朋友圈和自拍。随着朋友圈赞数的增加,他变得越来越开朗。

“无病可寻,无药可治。”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刘书庆说,1943年,美国医生发现了这种通过行为诊断的疾病,并将其命名为“自闭症”。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找到该病的病因,只能推断与基因和环境有关。已被列入我国精神残疾范畴。

“现在的大龄自闭症患者,童年缺乏合理的干预。如今,他们需要接受职业培训,通过辅助性和支持性就业来帮助他们改善状况。就业本身就是一个康复的过程,把你关在家里就会退步。”大连市智障人士亲友协会会长刘书庆表示,希望普通职业学校向自闭症儿童开放,同时倡导企业为这些孩子设立相关岗位。目前,如果企业向残疾人提供一定比例的工作岗位,可以免交残疾人保障金,甚至给予奖励。但很多企业因为害怕承担风险,宁愿多付也不接受。这就需要政府设计规则,帮助企业规避风险。

在R&F希尔顿酒店工作了4年的肖伟,现在可以拿到和同事一样的工资,这是艾纳服务的自闭症儿童中一个成功的就业案例。

张勇的女儿红红同样渴望工作,但她不是为了生存而被迫工作,而是为了“有事可做,有成就感和尊严”。

这些自闭的孩子长大了,却没有摆脱成年后的“孤独”。在他们的生活中,这些自闭症家庭和社会之间似乎有一堵墙。

从2003年开始,张勇每月花2000元聘请专门的陪读老师,陪红红上了6年小学。红红在初中时去了一所特殊教育学校。五年的学习,焦虑的时候揪头发,哭,甚至咬自己。至今我手上还留有清晰的疤痕。

李真对数字极其敏感,随口问他:“1978年6月1日是什么日子?”他能脱口而出正确答案,答案是他“从脑袋里蹦出来的”。

2017年4月,李震来到一家自闭症中心做接待员,今年3月离职。这份工作与他的生活津贴相冲突。

“我们没有未来,我们走后亲戚们不能照顾宫鸿。我们不想要二胎,因为二胎要承担红色生命的重担。”红红的母亲说,“自闭症儿童越大,他们与正常人的行为之间的差距就越大。希望政府能有一个日托站。我们愿意出钱,以后有地方照顾孩子。”

22岁的红红可以帮在高校从事培训的父亲做很多事情,比如把笔、笔记本、手册等材料依次放在材料袋里,把学生剪下来的照片贴在登记表和毕业上,然后盖公章,一次准备100个学生的材料。他可以连续高效地工作,不会出错。

“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个适合这些孩子的工作环境,相对稳定。以前我想在我死的时候把我的孩子带走,看看他的变化,现在我已经没有这样的想法了。”刘源的妈妈说。

大连艾纳自闭症综合服务中心(以下简称“艾纳”)主任刘雅雯也有同感。“我们不能给干体力活的孩子发200块钱。有收入就拿不到低保。几百块虽然微薄,但对他们来说是自力更生的一大步,希望环境能更加灵活包容。”

张勇已经和红红合作了4年。虽然学校很体贴,但他希望红红能在庇护工厂工作,找点事做。

酒店管理部经理王力认为,虽然自己有一些小障碍,比如“桌子已经很干净了,还要反复擦,东西必须放在同一个位置”,但他完全有资格做保洁。


(责任编辑:admin)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
热点内容

中国自闭症网
中国自闭症网
致力于打造中国自闭症门户网站
如果您有合作需求
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
二维码